你家的地暖安裝不盡人意,可能與這2CM有關
現在很多的家庭都會選擇安裝地暖進行采暖,最近有不少用戶咨詢永捷暖通,家里的地暖回填多少公分合適,混凝土太厚或者太薄又有什么影響?下面永捷暖通帶你了解一下,地暖回填厚度的問題,它可能是導致地暖熱得慢、溫度不理想的原因。
一、地暖應該回填多少公分?
地暖行業標準《JGJ 142-2012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》中已經明確了地暖回填層(混凝土填充層)的具體厚度:
1.加熱管(傳統水地暖) 不小于 5 cm
2.發熱電纜(電地暖)不小于 4 cm
但現實與理論總有偏差,很少地暖施工真的按行業標準要求的厚度去做。
從圖片中可以看到,這戶家庭的地暖回填層做得非常薄,地暖管道的輪廓都清晰可見。外徑16mm的地暖管,混凝土覆蓋在管道上方2-4mm之間,整個地暖回填層在2cm左右。
上圖案例并非偶然,不少地暖回填層普遍都在2-3cm之間,這與行業標準的要求5cm相差甚遠。
二、為什么實際的回填厚度比行業標準的???
從“趨利避害”的角度去理解“薄”的原因,需要我們來分析“厚”會帶來哪些弊端。
增加樓層承重的壓力
以上圖結構為例,2cm保溫板、16型地暖管、3cm混凝土回填層,其中混凝土配比為,水泥:石子:黃沙=1:2:3。
通過實驗測定,該地暖結構下的混凝土重量為 60.1 kg/m?,如果回填層按5CM厚度澆筑,那么每平方米混凝土重量將達到 100 kg/m?
國家標準《GB 50009-2012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》中對樓面的活荷載有具體規定,即普通住宅的樓層載重能力為2.0kN。我們換算一下,1kN=102.04Kg,那么2.0kN就等于204.08kg/m?。
如果每平方再減去100kg的承重,那么給予我們住宅承重的空間就不多了,再配合大理石或瓷磚等一些較重的裝飾層,地面的承重負荷就會進一步增高。
雖然不至于影響日常生活和安全,但是家庭在放置重物時就需要格外注意,比如臺球桌、魚缸等。
由于固管層的存在,相同混凝土配比和3CM厚度的測試下,圍棋板的混凝土用量為 29.48kg/m?,可比傳統地暖回填節省50%的重量和材料使用量。
2.混凝土越厚,地暖傳熱就越慢。
我們看地暖地面的結構,熱水從地暖管里流過,透過塑料管壁將熱量傳遞到混凝土,混凝土經過熱傳導將熱量傳遞到裝飾層(地板或瓷磚),最后由整個地面向室內輻射熱量。
這是熱量層層傳遞的過程,普通回填混凝土的密度為2000kg/m?,其導熱系數為1.3W/(m·k)左右,如果混凝土密度降低或者孔隙多,其導熱系數會再降低。
換算為熱阻,5CM的混凝土熱阻為0.038㎡K/W,3CM的混凝土熱阻為0.023㎡K/W,所以,回填層越厚,地暖熱得就會慢一些。加上熱阻更高的木地板,甚至是防潮墊,這就可能導致地暖溫度上不去,采暖效果差。
3.給室內裝修節省空間
家庭在裝修時都會從舒適角度出發,夏天太熱,我們需要中央空調制冷。冬天寒冷,我們又需要地暖供熱。
不知不覺,室內的凈層高就在裝修中一點點消失了,設備主機和各種口徑的管道在頂上“交織”,對于別墅用戶倒沒什么問題。但普通家庭的住宅空間可沒有多么充裕。
雖然《住宅設計規范》里規定,普通住宅層高宜為2.8m,但一般購房合同上所約定的層高都是包含樓板厚度的,加上中央空調、新風系統的安裝,頂部一般會預留30cm空間。
為了居住環境不感到壓抑,如何降低地暖的層高占用,這地暖回填節省的2cm厚度就成了裝修的必爭之地。